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雷海潮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5年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期,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省、市县、基层三方面目标,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
市县医院是分级诊疗体系的中间层级,是保障群众看一般病不出县、增加便利性、降低看病就医负担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们持续实施“千县工程”,组织1900多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近1500家县级医院;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重点,支持建设“两专科一中心”(在县级中医医院建成两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一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全力推进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连续13年累计派出199支国家医疗队超过1300名医务人员,以县乡为重点开展巡回医疗服务;会同中央组织部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支援西藏、新疆、青海35家医院和158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截至2023年底,远程医疗覆盖所有县级医院,我国92%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要通过机制性安排巩固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对市县医院全面带动提升局面,进一步提升市县医院诊疗能力和水平。
2024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部署启动了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下沉工作,各地正在推进落实。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扩大支援范围、细化支援方式、深化支援内容、量化支援要求,建立起稳定的人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要根据地方实际,强化支援工作的统筹衔接,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三级医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常年驻守县级医院给予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参与县级医院重大决策,帮助县级医院优化管理架构,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因地制宜培育骨干人才。加强县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和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畅通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从2024年9月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44所医院全部开展年度巡回医疗服务工作,引导更多三级医院帮扶二级医院和基层,形成稳定格局。同时,积极支持县级医院发展,推动落实地方政府财政补助责任,推动市县级公立医院持续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患者就医体验等工作。
基层是分级诊疗体系的网底,始终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系统进一步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8万余个,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国89.8%的县实现县级医院派驻人员至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医联体影像中心覆盖全国66.9%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不断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历史性地将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历史性地消除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超过82%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保持在50%以上。下一步,要从基本国情和工作实际出发,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确保年年有新提升。
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一定区域内相关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上下协同联动、一体化运作,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固定服务周期,通过机制化保障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广泛试点和经验总结基础上,2024年全面推开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联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医联体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目前基层有495万卫生健康从业人员,其中有110万乡村医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支关键力量。我们正在动态推动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等工作。同时,继续以基层为重点壮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提高规范化诊疗和技术水平,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国家级医疗机构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数量和水平双提升。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完善并用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鼓励各级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在线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