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基于患者旅程地图的老年重度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不耐受患者氧疗质量安全改进案例
最新动态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基于患者旅程地图的老年重度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不耐受患者氧疗质量安全改进案例
2025-01-1040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医院协会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体验,2024年,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开展了提升患者体验、患者安全实践与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每个主题评选出10个典型案例。即日起每日发布一篇典型案例摘要(共30篇),案例全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于官网查看,供会员单位学习借鉴。本期发布保障患者安全实践典型案例之《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基于患者旅程地图的老年重度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不耐受患者氧疗质量安全改进案例》。


本项目按照急诊就诊时间轴,绘制老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旅程地图,分为抢救期、维持期、恢复期三个阶段,运用PDCA工具确定四个主要问题,采用循证方法形成改进方案。

第一阶段,制定“皮肤评估-皮肤管理-皮肤保护”三部曲,采用最小闭合面罩技术,发明相关设备,解决了面罩压力过高问题;第二阶段,实施基于SpO2监测的“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氧疗交替模式”,解决了氧合效果评估不足问题。设计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基本需求手语沟通法,解决了缺乏有效沟通问题;第三阶段,审慎实施急诊超早期肺康复,解决了技术创新不足问题。患者顺利通过旅程地图,期间未发生无创正压通气相关不良事件,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明显,各种不适能有效沟通、处理。成果应用于本单位112例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结果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患者耐受度评分提高4.14分,面部皮肤损伤、进食困难、腹胀、自主排痰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了6.6%、9.8%、6.0%和2.8%,治疗后2 h改进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项目改进方案,可更快降低体内二氧化碳潴留,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急诊老年重度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氧疗效果。保证有效沟通交流,提高治疗期间患者舒适度,提升急诊患者护理服务体验。

(供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调研部)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聚焦健康主题,突出国际视野,着力展现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聚焦应用场景互动体验和健康知识普及传播,持续发布大会的最新会议背景、会议议程、大会筹备最新进展等,努力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