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降低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
最新动态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降低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
2025-01-173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医院协会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体验,2024年,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开展了提升患者体验、患者安全实践与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每个主题评选出10个典型案例。即日起每日发布一篇典型案例摘要(共30篇),案例全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于官网查看,供会员单位学习借鉴。本期发布患者安全实践典型案例之《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降低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



为降低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减少低体温并发生的损害,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基于QCC分析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的主要原因:无监测体温设备,转运的衣服、被子未预热,出生后未立即佩戴帽子,转运小床无保温功能,护理保暖方法单一,转运流程不完善,转运包无保温功能。根据原因制定体温集束化管理策略:改进转运工具,增加保暖措施;制订早产儿体温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增加早产儿体温监测设备;改善早产儿转运流程;基于PDCA落实持续改进措施。项目实施后统计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降至3.1%(16/520),明显低于2022年指标值(29.2%)。低体温早产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至25%(2022年38%)。其中2023年发生低体温的早产儿pH值<7.35的发生率为31.3%(2022年73%),经皮血氧饱和度<85%发生率为12.5%(2022年28%)。建议医院搭建以新生儿科、产科和手术室为主的多学科协作平台,构建早产儿黄金1小时路径化救护模式,实施全面的早产儿体温管理质量质量控制,推动早产儿体温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能明显降低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图1 早产儿发生低体温原因分析鱼骨图
图2 多学科团队每月培训和考核早产儿体温管理措施
图3 早产儿体温管理措施标准作业书
(供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调研部)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聚焦健康主题,突出国际视野,着力展现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聚焦应用场景互动体验和健康知识普及传播,持续发布大会的最新会议背景、会议议程、大会筹备最新进展等,努力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