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口服华法林患者的“五位一体”全程管理探索
最新动态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口服华法林患者的“五位一体”全程管理探索
2025-01-23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医院协会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体验,2024年,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开展了提升患者体验、患者安全实践与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每个主题评选出10个典型案例。即日起每日发布一篇典型案例摘要(共30篇),案例全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于官网查看,供会员单位学习借鉴。本期发布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之《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口服华法林患者的“五位一体”全程管理探索》。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首要的死亡原因,我国脑卒中约1300万人,心房颤动487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华法林是临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瓣膜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从我国抗凝现状来看,仍存在抗凝治疗率低、达标率低、患者依从性低的“三低”情形,导致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较高,亟需探索更佳的抗凝治疗管理策略。

项目组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023年2月6日至2024年3月6日口服华法林的患者,通过五位一体管理改善后获取过程指标: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0.22%、华法林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6%、定期复查达标率为78%、患者随访率为81%;结果指标:INR达标率为72%、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为4.2%、血栓事件发生率降至2.73%,患者抗凝中毒再入院率降为2.42%,患者满意度提升至100%。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基于口服华法林患者的“五位一体”全程管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模式可落地,可推广。实施过程中确保所有患者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是关键,且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确保每个患者都能理解并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即使患者能够进行自我监测,也需要定期的医疗监督和支持来调整治疗方案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持续随访与坚持随访是一个挑战。

(供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调研部)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聚焦健康主题,突出国际视野,着力展现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聚焦应用场景互动体验和健康知识普及传播,持续发布大会的最新会议背景、会议议程、大会筹备最新进展等,努力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